thumbnail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教會在地
    • 母語葡萄園
    • 信仰生活
    • 成長部落格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文化藝術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教會在地
      • 母語葡萄園
      • 信仰生活
      • 成長部落格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文化藝術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教會在地
    • 母語葡萄園
    • 信仰生活
    • 成長部落格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文化藝術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教會在地
      • 母語葡萄園
      • 信仰生活
      • 成長部落格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文化藝術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加入粉絲團
  • 第189期「脫下口罩之後」

    編者的話

    脫下口罩之後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後疫情的宣教與牧養 / 董家驊演講/張瑋哲記錄

    算。記 / 孔佑尹

    疫情中的三兩事 / 姚亘貞

    新冠疫情的考卷,台灣訂正了嗎?——從德國的抗疫經驗談如何面對不確定性與危機 / 吳信如

    信仰生活

    Ours 同樂匯/ 詩文、映君

    如同馬利亞靜下心、反覆思考,自己正在經歷什麼? / 洪淑綾

    乘著夢想去旅行

    與地方生態一起共生的日本 / 林宛柔

    好書櫥窗

    台灣原住民的自我追尋:歐蜜‧偉浪《編織家園》/ 王昭文

    特稿

    原來基督的愛催迫我們 / 王御恩

    「比較就是正義」:信仰的重讀作為面對多元論述的指引 / 黃奕偉

    厝邊頭尾

    博愛手語教會 30 年 / 吳信蒼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解惑之窗

    論戰爭正義 / 陳文珊

    寫寫畫畫

    60 th 神研班第 6 組 / Roxy

    大專世界

    內心的矛盾:愛與礙 / 王景誼

    你愛我,就別礙我 / 袁憶華

    在主內「共下,坐桌」——第 59 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感想 / 施延駿

    新使者家書

    青年宣教從你我開始 / 張巧怡

    更多文章
  • 編者的話

    脫下口罩之後

    2019 年底,在中國武漢發現的不知名病毒,在人們都還搞不清楚狀況之際,隔年年初隨即蔓延至世界各角落。後來這個被命名為 Covid-19 的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社會造成翻天覆地的衝擊:各國封鎖國境、社會進入緊急狀態、限制社交距離與隔離措施的實施,在在使得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方式、上課學習,乃至宗教活動,皆產生巨大變化。

     

    如今,終於迎來脫下口罩的時刻。回首過去三年,我們經歷了染疫、隔離,雖然大多數人得以從疫情中康復,重拾健康,卻仍有不少人因此失去生命。當全球已逐漸解封,眾人滿心期盼能重回疫情前的時光,卻有人說:「其實回不去了!」三年多的疫情為地球村共同體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是變革的契機。反思這段時間經歷的一切,疫情給了我們怎樣的功課?而我們從中學習到什麼?後疫情時代的社會與教會又該往哪裡走?

     

    本期主題文章中,首先,董家驊牧師以實踐神學觀點,提醒我們上帝在疫情中仍持續工作;因此我們必須觀察疫情間發生的種種變化,經由神學反省,及所得出在宣教與牧養上的實踐,才能回應上帝於後疫情時代對教會的呼召。孔佑尹牧師則以地方教會牧者的角度,看見人們生活穩妥時所隱藏的心態,一一被疫情揭露出來,於是深切痛心地反省:是否我們已經失落追求公義的心?而姚亘貞牧師從深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工作中,看見校園宣教事工突破的契機,不只嘗試學習以新媒體牧養今日的青年學子,更在困境中體驗上帝的同在。最後,旅德多年的吳信如老師分享在德國的抗疫經驗,並從德國反思台灣。她也為我們提出靈性操練的具體建議,以培養面對危機時的韌性,讓信仰成為疫情後帶領我們繼續向前的力量。

  • 新使者雜誌每期文章

Copyright © 2002 - 2019 Eckhart Consul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專線
    E-Mail
    地圖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