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以ㄞˋ之名

· 編者的話

文︱洪旋格/《新使者》執行主編

主要討論哥林多前書所談及的愛/礙,進而探討軟弱、合一、性行為和密契經驗。

broken image

在哥林多前書中,教導教會與基督徒要實踐「上帝是愛」的真諦;但在生活中,我們卻各自表述「ㄞˋ」:既會選擇性的「愛」人/上帝,也會不小心「礙」人/上帝。因此,本期《新使者》主題,主要討論哥林多前書所談及的愛/礙,進而探討軟弱、合一、性行為和密契經驗。

關於愛/礙,〈什麼是愛?〉作者陳盈竹提到第60屆神研班的籌委在閱讀哥林多前書後,認真的反思:會不會有時候我們所認知的「愛」,對身邊的朋友、家人、社會、這片土地或是上帝來說,卻是阻「礙」呢?

關於軟弱,〈軟弱作為醫治教會的處方〉作者黃奕偉觀察到障礙者在教會中「被消失」的現象,實際上一點都不少見。當軟弱的肢體從教會中「被消失」時,黃奕偉問:「那位被釘十字架、被人輕慢的耶穌,是否也可能無意識地被排除於教會之外?」

關於合一,〈從哥林多前書看WCC的EYG〉作者曹綵恂從參加WCC的EYG活動,反省基督徒之間的「合一」越顯困難,卻也更加必要。她認為若每位信徒、每間教會都是屬基督的,願意彼此理解、合作,才能真實的得著「可見的合一」。

關於性行為,〈從哥林多前書第七章1~8節重新思考性行為〉作者黃瀞皓提到,基督徒從現代角度反省保羅的信息時,必須明白性慾不是保羅想避免的問題。教會應該好好面對與性有關的議題,告訴信徒如何在性行為中尊重他人的身體與心理界線,如此才能夠陪伴信徒在親密關係中,了解如何面對各種身體、精神以及性方面的困境。

關於密契經驗,〈從保羅的密契經驗重讀哥林多前後書〉作者鄭君平認為,雖然密契經驗難以言喻,以密契取向讀聖經,卻也不是天馬行空、自由發揮的恣意解經。反倒是要提醒我們,除了邏輯思惟、理性批判外,用心靈和身體去感受、體悟,乃至實踐及其後的經驗與反思,都能拓展我們對經文不同面向的認識。

最後,重磅推薦陳金興撰寫的〈愛,永不止息——楊瓊英〉。長年下來,楊瓊英一直堅強地扮演著妻子、醫師、醫師娘、牧師娘、媳婦、長老及母親的多重角色。在艱難的環境中,她展現了台灣女性「堅韌」的特質,扛下家庭與醫院的重擔。在謝緯離世幾年之後,楊瓊英靠著信仰的力量,勤讀聖經,迫切禱告,才重新得力,重拾聽診器為病人看診。

願我們以ㄞˋ之名服事上帝之際,不是成為阻礙者,反倒作為讓愛永不止息的良善忠僕。

broken image

 

訂閱
上一篇
每遇疑
下一篇
一領一.新民防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