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冠宇 (精神科與內科醫師)
在許多酷炫的診治方法推陳出新的當代,費用成為先進醫療能否普及的主要因素,這又讓我們回到貧窮與疾病相互促生的循環中。
身為醫師,談到貧窮,就會聯想到疾病。貧窮與疾病似乎經常相伴而行,但是也有許多健康的窮人與富裕的病人。到底健康狀況,或是疾病與經濟狀況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就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
現象
貧病交加,是很常見的狀況。許多慢性疾病讓人在學校與社會上失去競爭力,也因此更容易成為窮人;窮人則因為缺乏經濟能力,無法獲得好的診療,而在不幸罹患慢性重症時淪為弱勢中的弱勢。
即使有幸生活在經濟狀況良好的家庭,病人在家族當中也經常成為最貧窮的一份子。此時,貧窮就不是沒有錢,而是對於資源的運用失去了決定權,無法自由的用錢。當然,少數身為大老闆或家長的人可能是例外。
有趣的是,不同的疾病會好發於不同經濟狀況的族群。例如,在癌症的流行病學中,上消化道的胃癌與經常食用醃製食物有關,常被稱為「窮人的癌症」;反之,下消化道的大腸癌與食用脂肪類與精緻食物有關,是典型的富人癌症。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過去常見於窮人的營養不良、傳染病等,逐漸被營養過剩相關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與痛風等所謂富人病所取代。但是在美國這樣富裕的國家,卻發現肥胖相關疾病較好發於低社經地位的階層,也許在如此營養過剩的環境中,貧窮與缺乏健康常識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相關。
整體而言,疾病和貧窮之間呈現相當程度的關聯,則是肯定的事實。
貧病交加的原因
至於貧窮與疾病間為何相關,則是典型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無論是疾病造成貧窮,或是貧窮導致疾病,都有許多的研究證據。
英國的公共衛生之父Edwin Chadwick(1800~1890)曾說過:「貧窮往往是疾病造成的。」他也基於這個理論,致力於改善19世紀英國的衛生環境,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其成效卓著。西方先進國家以及台灣等迎頭趕上的新興已開發國家,經濟方面的成就,部分是奠基於公共衛生的進步,因為高素質健康的人民是國家生產力的根本。
從個別的層次來看,嚴重甚至導致失能的身體疾病、精神疾患或是意外傷害,都會造成經濟能力的減損,如果這些傷病發生在家庭的主要生產者,情況更是明顯。
至於貧窮導致疾病,缺乏財力看病是最容易理解的原因。即使在有全民健保的時代,仍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因素繳不起健保費,或是因為繳不出部分負擔與掛號的費用,而無法好好診治一些可以治癒或控制的疾病。
貧窮或者無知也可能透過不良的衛生習慣,促成某些疾病的產生。許多研究均顯示,肥胖與其相關的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這些所致的心血管疾病﹞都較易發生在低社經地位的人身上。甚至連乳癌與慢性腎臟病,也經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與低社經地位相關。
當代的學者提出了另一個貧窮導致疾病的機轉:窮人因為更高的生活壓力而更容易生病(註1)。許多貧窮者生活於不安定甚至暴力的環境下,這可能讓人體長期處於高度的心理壓力,而有不利於健康的生理反應。精神神經免疫學(Psycho-Neuro-Immunology)與精神神經內分泌學(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的研究證實,透過干擾免疫與內分泌系統,長期的心理壓力容易提高心血管疾病、憂鬱症與糖尿病的罹病率。
總之,我們在討論貧窮問題時,不能不考慮疾病的影響。
疾病與貧窮對我們的啟示
基督的福音正是要解決這種貧病交加的人類困境。不只耶穌在傳道時治癒了許多病患,教會長期以來也以進步的醫療帶來福音。以信仰的角度來看,貧病問題則給我們一些啟示:貧窮與疾病,提醒人們自己的軟弱,要我們因此學習仰望創造主;貧窮與疾病,也催逼著我們去關懷與幫補。
人在健康的時候,很容易陷入一種自戀的狀態,以為自己可以永遠健康不死,以為健康是理所當然。就好像沒有鼻塞的人,經常忘記自己有個鼻子;沒有經驗過腹痛腹瀉,也常忽略飲食衛生的重要性。因此在像台灣這樣的社會中,對大多數人而言,追求財富似乎比追求健康更重要。因為大多數年紀不大的窮人與富人,身體都相對健康,以健康來換取財富似乎成為許多人的生活方式。貧窮是眾人所害怕的,疾病反倒被輕忽了。
直到我們失去了健康,才發現財富也不一定買得到健康。也只有疾病提醒我們:人是脆弱的。所有的疾病,都要我們謙卑面對自己的極限。生命的主權不在人,而在創造主,這個想法在我們自己或親友患病時,就成為事實,而不僅僅是一個信條。
貧窮也是如此,只有當我們經驗到自己的貧窮,或者目睹他人的貧窮,我們才會明白,擁有財富與資源是上帝給我們何等的恩典。看到富足與貧窮,不但提醒我們要感恩,也要我們時常儆醒,知道富足不是必然的,而我們要小心使用我們的財富。另一方面,即使貧窮與疾病讓我們不舒服,但是當貧、病造訪時,仍然要感謝上主給我們如此的信仰功課。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太9章12節) ,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面對貧病的責任
貧窮與疾病也提醒我們做為窮人、病人「鄰舍」的責任。
無論在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路加10:25-37),或是末日審判的教訓(馬太25:31-46)中,耶穌多次提到對傷病者的照顧。這就是律法的基本精神,也是所有醫學與護理的基礎。在聖經之外,以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為首的希臘古典醫學,也提到面對病人的基本態度。可以說,積極照顧甚至醫治病患,是人類自古以來就有的社會行為,也是大多數宗教所鼓勵的。
只是,疾病所帶來身體的變形臭味、或是情緒行為的怪異等等,會讓大多數人退避三舍。這也是好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中,祭司與利未人避開傷者的原因之一。何況,有些疾病真的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醫學與相關學科的發展,就是試圖結合前述兩種矛盾人性的嘗試。透過研究,我們對於疾病越了解,就越能夠去除一些無理的害怕,並且發展出有效的預防治療策略,然後滿足我們想幫助病患的願望。
在許多酷炫的診治方法推陳出新的當代,費用成為先進醫療能否普及的主要因素,這又讓我們回到貧窮與疾病相互促生的循環中。如何讓貧窮的病患能獲得夠水準的醫療,是我們這個時代整個社會的責任。在台灣這樣有全民健保的社會中,繳了保費而很少看病的人,可以用高興的心情感謝上主給自己健康的身心,而不必動用醫療資源,讓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可以獲得必要的協助。監督健保與醫療機構合理運用資源,也是做為健保付費者應有的權利與義務。
在個人或家庭的層次,對於病人或窮人的關心,仍然是我們可以做到最基本的服事。而有些疾病或貧窮源自於無知或觀念錯誤,例如:許多人對於貧窮與疾病,迷信前世業障的效果,以致於消極的接受,而不圖可能的方法突破困境。
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8:32),這些讓我們自由的真理,包括了正確的生物醫學知識,以及讓我們積極面對困境的正確信仰。傳達真理,去除無知與愚昧
請參見Sapolsky R: Sick of Poverty. Scientific American 293 (6): 92-99, Dec.2005. 本文中譯刊登在「科學人」雜誌2006年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