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林書弘/台中大專東海長青團契畢契,亞洲基督教協會(CCA)執委,台南大專中心事工助理,本刊編委
我們 TSCM 應該有潛力「再次」於普世教會青年群體中,成為東北亞地區的議題倡議者,並為類似處境的夥伴發出盼望之聲。
前言:SCM?到底是什麼?!
2017 年,我誤打誤撞代表「台灣」參加世界基督徒學生運動聯盟亞太區(WSCF-AP Region)年會,那時我才知道: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屬下的「大專長青」,某個程度上是承襲「基督徒學生運動」(Student Christian Movement, 簡稱 SCM)的歷史脈絡而來。這個經驗也開啟了我對「普世」(ecumenicism)的再次啟蒙,並踏上追尋普世的旅程。
TSCM 超簡史:「合者立,分者亡!」
「TSCM 是什麼?」要談 SCM,就不能不提 WSCF——由 John R. Mott、Karl Fries,以及跨美、歐大陸的學生於 1895 年成立的普世教會組織。我無意在此細說 WSCF 的歷史脈絡,所以先點到為止。就我自身對普世的初步理解,SCM 其實是 WSCF 的會員(國)單位;在 WSCF-AP 的官方資料中,我們 PCT 的「大專長青」叫做 SCM Taiwan,簡稱 TSCM。
但若跳脫當前組織架構的視角,有論者指出:台灣引入 SCM 的先驅是黃彰輝牧師,而 SCM 自 1950 年代才開始影響台灣教會青年團契(Tâi-oân Kàu-h e Chheng-liân Thoân-khè, 簡稱 TKC)的走向及精神。不過我認為:與其說戰後的 SCM 精神影響了後續的 TKC,不如說 TKC 於 1949 年成立以先,某個程度上就已經承接了更早的 SCM 脈動。此論怎說? 若將時間軸拉長, 台灣教會青年與普世合一運動(ecumenical movement)合流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至日治時期便引進的基督教青年會(YMCA),以及由傳教師們積極在各地教會推動的「教會青年會」開始。而 1939 年時,四個關係緊密的普世組織 YMCA、YWCA、WSCF 及 WCC 共同於阿姆斯特丹召開的世界基督教青年大會(World Conference of Christian Youth),黃彰輝就已經以 Shoki Ko 的名字代表台灣教會及英格蘭長老教會參與該會議。戰後,1948 年的台灣基督徒青年大會中,黃彰輝鼓吹南北教會「合者立,分者亡!」的那場演講,更間接鼓舞了台灣教會青年的合一,因而成立 TKC。
有趣的是,若從歷史面向探討,TKC 與「大專長青」的生成脈絡並不完全重疊——前者沿襲日治時期 YMCA、教會青年會及普世合一運動,後者則源自 1954 年美南差會設立的 Friendship Corner,以及各大專院校於民主化時代因政治因素而分裂、獨立發展的「長老教會青年團契」。也就是說,SCM與 TKC 的關係線其實比大專長青更近,然而 TSCM 卻成為更晚形成的大專長青群體的代名詞。
我在 2017 年 WSCF-AP 年會遇到的日本姐姐就是日本 YMCA 推派出來的代表,她的機構名稱是 SCM/YMCA Japan。若按照這個邏輯來看,我們應該要叫做 TSCM /PCT TKC 才對。從這樣的歷史爬梳,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粗淺的基本認知:現存的「大專長青」群體及 TKC,事實上都等同於 TSCM 本身,它們各自在多個面向上,都不約而同地傳承了各時代長老教會青年運動的普世精神。
大專長青的使命:「TAIWAN CAN HELP!」
綜上所述,若回到「大專長青」的視角,SCM 同時是整個基督徒學生運動的總稱及地方單位,而 TSCM 則是 PCT 總會大專事工的名稱(亦是其中一環)。換言之,各個「大專長青團契」就等同於 SCM,並往上組成各地區的「大專中心」(aka regional-SCM),「總會大專」則是全國各地 SCM 組成的 TSCM,這點從 PCT 總會大專的紋章中間寫著 SCM 三個大字即一目了然。
由此,我們得以將認識 PCT 大專長青的視角,再稍微拉高至亞洲普世教會圈的尺度——WSCF-AP 就是我們 TSCM 得以與亞洲普世基督徒學生彼此交流的平台,歷年來亦有不少信仰前輩參與 WSCF-AP 的活動或組織,台灣的活躍度與貢獻不容小覷。例如:目前台北大專士林長青團契的曹綵恂同學於 2023 年 WSCF-AP 年會獲選為常務委員,即代表 TSCM 參與普世合一運動。
不可諱言,WSCF-AP 近年在普世圈中重要性的弱化,以及因辦公室搬遷、財務狀況動盪,情勢並不算樂觀。加上目前 WSCFAP 中,以東南亞國家的 SCM 最為活躍,使得整體事工方向與討論不免有所偏重,也就是東北亞的議題或處境較難被凸顯。各位讀者可參閱曹綵恂於《新使者》第 194 期刊登的〈從 WCC EYG 到 WSCF-AP RCM〉一文,便能更認識 WSCF-AP 近年的動態。
不過,我必須強調,這樣的困境同時也可能是 TSCM 的轉機。WSCF-AP 作為普世合一運動的先驅,對普世人才的培育有極重要的地位,而這也與 PCT 大專長青的目標一致,我們應該以更宏觀的視角來設計與構思 TSCM/PCT TKC 的事工架構。其次,直白地說,在 WSCF-AP 的財務及資源運作面向上,TSCM 長期以來都是穩定且友善的夥伴之一,這是我們的優勢。
台灣身處地緣政治的要衝,歷經苦悶的殖民及威權時期,正轉變為一個仍在摸索擺盪的年輕民主國家,公民社會持續蓬勃發展。PCT 作為普世改革宗大家庭的一份子,有深厚的神學傳統及豐富的本土經驗,與這裡的住民同受苦難與榮光,我們 TSCM 應該有潛力「再次」於普世教會青年群體中,成為東北亞地區的議題倡議者,並為類似處境的夥伴發出盼望之聲。
在 PCT 大專長青群體中,目前只有隸屬台南大專中心的團契沿用 SCM 之名,其草創及發展的歷史脈絡,可說是 SCM 在台灣落地生根最「典型」的例子(註 1);也因此,台南大專一直都明確以實踐 SCM 為目標。其官方對 SCM 有流傳已久的濃縮理解:「新知的探求者、真理的追求者、社會的批判者」,這短短三句話,相當精準地描述出 SCM 的核心精神,值得所有長青人深思,我個人亦認為能成為 PCT 大專長青的總綱領。
結語:「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對大專長青而言,所謂普世不是指「辦一個普世的大專營會」,或者「派英文很厲害的人出國玩」,而是「讓大專營會及長青團契中能夠有普世的關懷」。我們其實都在普世合一運動的脈絡之中,也就是說,當我們「越在地,就越普世」,如同本宗的〈信仰告白〉所揭示的「教會」應該是:「上帝子民的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進一步地說,若我們視 TSCM 是一股運動,就算大專長青團契沒有冠上 SCM 的名稱,但各地長青人正在做的眾多事工與各種神學思辯,就是 SCM 精神的體現及歷史脈絡的傳承;再者,TSCM 如果是一股運動,勢必會有路線上的差異,PCT 大專長青團契正好就是體現了 SCM 精神的多樣性群體。而許多畢業的契友也將這樣的精神帶回教會,在各自的處境中關懷本地,這才是我們要繼續奮鬥的重點。
我認為在 PCT 大專宣教事工七十週年之際,重新梳理及建構 TSCM 的論述與精神,將會是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是誰?能做什麼?」的第一步。這樣的行動同時補足亞洲普世合一運動的歷史拼圖缺片,也賦予新世代的長青人反思及實踐 SCM 的動能。甚至我們可以更大膽地做夢:台灣本地獨特的歷史脈絡,使得 TSCM 侷限於 PCT 單一宗派之內;我們應當嘗試各種機會跨出去,與其他宗派同工,共創一個嶄新且共融的 TSCM。
最後,容我引用信仰前輩黃彰輝牧師 1970 年於普林斯頓神學院的演說段落作為本文的結語,我認為這也是 SCM 的精神所在:「只在教會中的宣教事工(missions)看教會的使命(mission)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更深入,所有宣教事工的背後是上帝的使命(Missio Dei)、耶穌對所有人的使命。……宣教活動是決定性的測試,因為它涉及自我的向外移動。跨越邊境則成為神學及神聖的必須,並不是為了愉悅、為了商業,或為了擴張這個及那個。向外移動的宣教成為神聖的移動,是如此在乎的上主引導這個朝向世界的運動。上主不只在乎祂的機構化的教會以及在其中的人們,祂在乎這個世界,而且這個運動朝向這個世界。這個運動的方向及目的地是這個世界。」(註 2)
鳴謝:特別感謝 WSCF-AP 現任常務委員曹綵恂同學及前任區域幹事鍾曉芬女士,為本文提供相當精闢且豐富的第一手見解。
附註:
1. 台南大專中心的正式名稱為「台南區基督教大專服務中心」(TNSCM),最早可追溯至黃彰輝分別於 1955 年成立的南神學生部及隔年組織的 YMCA 學生部。1965 年時,由長老教會、聖公會、衛理公會等宗派共同組成聯合董事會,並與天主教會、信義會、校園團契等單位保持密切連結。值得一提的是,台南大專的歷史敘事不同於以台北大專為中心的視角,前者跨教派的 SCM 性質在草創時期最為明顯,也與普世合一運動的精神及脈絡相契合。
2. 黃彰輝(Shoki Coe)著,潘乃昭(Michael Nai-Chiu Poon)編,王美書等譯,〈上帝的使命〉(第二章)。收錄於《基督徒宣教使命以及門徒的測試:普林斯頓神學演說 1970》(Christian Mission and the Test of Discipleship: The Princeton Lectures, 1970 )。台南市:南神出版社,2019。頁 52、54。
延伸閱讀:
1. 鍾曉芬,〈認識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收錄於《普世教會組織簡介手冊》。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普世關係委員會,2022。頁 82-84。
2. 王博賢,〈從 Friendship Corner 到全國大專〉,《新使者》146:23-25(2015.2)。
3. 盧啟明,〈發芛上青(Hoat-íⁿ Siōng-chhiⁿ):日治到戰後的 TKC 前史〉,《新使者》168:50-59(2019.3)。
4. Ninan Koshy, A HISTORY OF THE ECUMENICAL MOVEMENT IN ASIA, Vol.1, WSCF, YMCA, CCA,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