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從 Smangus 司馬庫斯的信仰與文化復興反思自我認同與追求

· 大專世界

文、圖|呂威 Biung Istasipal/古風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生

當我來到 Smangus,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把鑰匙,裡頭蘊藏著 gaga 與上帝的智慧。

我踏上了不一樣的旅程。

今年夏天,我參加了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所舉辦為期六天五夜的「2023 第八屆原住民信仰扎根營」。我帶著領受的心,來到新竹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 Smangus。

不一樣的旅程

當我踏上火車前往 Smangus,我就知道這次的旅程將會不一樣。

從海拔 100 公尺的花東平原,千里迢迢來到海拔 1500 公尺的 Smangus;沿途經過熟悉且繁雜的都市,眼前的景色由霓虹轉為一片綠意,心裡的悸動伴隨愈加強烈的呼吸:原來這就是上帝的部落 Smangus 司馬庫斯!

Smangus 在我的印象中,來自國小時看過的紀錄片。當時有個畫面是長輩用流利的泰雅語跟孩子對話,並且教導孩子如何打獵與生活。雖然紀錄片中的環境不像住在平地有水有電,而我心中也認為,那裡可能不太適合生活,或缺少便利性;但就是因為不曾擁有那樣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所以那些不便並沒有減弱我對司馬庫斯的好奇,反而使我更期待有一天可以到那裡去。

編織 Smangus

「給予傳統知識能力的養成,是孩子文化能力的養分。」在 Smangus 的教育裡,族人對孩子的成長與教育環境十分重視,除了有完整的部落規範與福利制度外,更看見族人願意將彼此的心合一,並付諸行動。就算沒有平地多元的資源可使用,但一次次的改變與努力,讓 Smangus 的家長能放心將孩子留在屬於他們的部落教室,讓孩子可以在這裡快樂地長大。

另外,「信仰即生活的樣貌」:信仰的渴望與依靠,更讓部落在經歷患難時能彼此聯繫。在四場部落族人的專講中,我不停地從每位講者身上感受到族人對上帝謙卑渴慕的力量。當族人與部落經歷大小事件時,那些迫害和歷史的傷疤,使族人必須被迫改變和接受挑戰。許多的不公義讓族人感到絕望,然而面對困境時,族人仍然選擇用智慧與上帝一同站立,願意用信仰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土地、自己的家。

Trakis 的教導

營隊第二天,Yuraw 長老在採收小米前,教導青年們:「我們採收小米前,會先採十支小米放在地上,意思是希望在待會兒的採收過程中,大家能夠彼此合一。」而在 Bunun 的教育理念裡,小米彎腰的精神是從小長輩就教導我們的:要謙卑、順服,並且在接受挑戰時,勇於突破自己。Yuraw 長老堅定且溫柔的言語,彷彿就是我自己部落的長輩,一樣的用祖先的智慧告訴我們;一樣有溫度,一樣在指引正在成長的孩子們。Trakis (小米)的智慧讓我在這次旅途中,有美好的豐收與啟發。

學習小米的智慧。

Smangus 的洗禮

在這趟旅途之前,我正經歷大專原民暑期工讀。在某次教育訓練中,講者留下一句烙印在我心底的話:「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這裡為部落服務,是因為我們的部落、族人其實過得很不好。」身為一個當代原住民基督徒青年,我時常覺得自己因為對文化與信仰了解不深,而無法為部落付出;也會擔心因為長期活在主流社會的框架下,會以主流社會的標準去定義、解讀自己的文化。因此,在追求自我認同時,得到的常是無奈與感嘆:我到底是誰?我到底能做什麼?

然而,當我來到 Smangus,我覺得自己找到了一把鑰匙——一把如同 Lahuy 長老所說,用民族看世界的鑰匙,裡頭蘊藏著gaga 與上帝的智慧;也因上帝教導了祖先如何以謙卑與土地連結、以順服彼此服事,幫助我今天能夠踏上美麗的 Smangus,讓 Smangus 因著信仰與文化的堅定成為迦南美地,給予我未來追求自我認同道路上,有可學習的榜樣。

broken image

 

訂閱
上一篇
ㄋㄢˊ巡啟程,安啦!
下一篇
在籌委小神研,仔細研讀士師記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