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基督與歸仁,紅瓦與文化

· 教會在地
作者︱李盈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歸仁教會牧師)

歸乎來溯本尋源歸依上帝,人之至捨生取義仁愛耶穌

歸仁教會的紅瓦是台南市歸仁區忠孝北路最鮮明的教會建築。(圖|李盈賢)

基督與歸仁

歸仁教會的紅瓦是台南市歸仁區忠孝北路最鮮明的教會建築,一進教會印入眼簾的二句對語「歸乎來溯本尋源歸依上帝,人之至捨生取義仁愛耶穌」刻在教會白色石柱上,和火紅的教會禮拜堂有強烈對比,主要是要向人表達火熱愛上帝及熱切傳福音的心志,與教會設教114年來始終熱愛歸仁(人)的情感。禮拜堂內講台上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logo,nec tamen consumebatur(拉丁文焚而不燬)就圍繞在logo上方,代表從迫害、艱難處境中洗鍊出來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深根歸仁的標記。

歸仁教會位於歸仁區歸仁里,早年這裡種植水果,曾有「香果宅仔」之名;當地居民住宅屋頂多為紅瓦,此地亦被稱作「紅瓦厝」;歸仁區的行政中心也在歸仁里。教會後方有一片竹林,能夠看見歸仁早期農業發展的痕跡;這裡也有一條可以行走的寧靜步道,漫步其中,傾聽竹葉窸窸窣窣的聲音,靜心觀看溪水滑入林田的姿態,是一處安靜默想的好地方。

紅瓦與文化

為什麼歸仁的住宅屋頂多為紅瓦,歸仁就被稱為「紅瓦厝」呢?原來歸仁有一個被稱作「十三窯」的遺址,是台灣早期燒製磚、瓦、陶缽的發源地。十三窯指的是十三座窯爐,據說當時一日可製造2000塊磚。十三窯遺址一處位在現今的歸仁區沙崙里的東北側,靠近歸仁區與關廟區交接處;另一處在看東里,即明鄭時期陳永華的故居。因當時歸仁人熟悉造窯、燒窯、製磚瓦並以此為業,因而打響歸仁「紅瓦厝」的名號。雖然今日歸仁窯業沒落,取而代之的是盛產釋迦(番荔枝)、楊桃、西瓜、花生、綠竹筍等農作物。值得一提的是,歸仁的釋迦又大又甜,每年8月歸仁釋迦節已成為歸仁區的招牌文化活動,屆時大家不妨一起來共襄盛舉。

來歸仁可以走踏之處,還有緊鄰在歸仁教會旁的一座寧靜古厝「敦源聖廟」,這裡是一處極具教育涵養、人文知識、文化內涵的歷史古蹟。早在明鄭時期,當時的歸仁區保西里建立書院,聘請老師教育子弟,吸引很多學士豐富的讀書人來這裡,後人引用論語顏淵問仁的「天下歸仁焉」之意(註),將此地改為歸仁里,期許歸仁人都是看重教育、有學識、能自我約束的仁人。

近年來,歸仁人日漸重視生活品味與環境美化,蒔花弄草、調劑身心的喜好者與日俱增,歸仁區七甲組成七甲花卉區,是歸仁美不勝收的後花園,在這裡能看到許多不同特色的花卉和藝術造景,相當值得一遊。

結語

歸仁教會是歸仁歷史的一部份,同時也是一部福音歷史,乘載農業、工業、古蹟、文化等先人與土地之間的生命故事。歸仁教會的信徒如同教會位於歸仁的地理樞紐位置,背負著重要的使命,要將基督福音帶入歸仁文化的歷史河流裡。如同七甲里盛開的花朵,又如二仁溪柔美的身段,期待百年後的歸仁教會與歸仁人的生命能融合在一起。

附註: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翻譯】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用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主持正義、捍衛道德、維護和平,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一點,普天下的人都會崇敬你、追隨你、向你學習。」顏淵說:「請問其詳?」孔子說:「違反禮法的事不要看、不要聽、不要說、不要做。」顏淵說:「我雖不才,願照此辦理。」

歸仁教會與敦源聖廟緊鄰而居。(圖|李盈賢)
禮拜堂內講台上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焚而不燬的logo,nec tamen consumebatur(拉丁文焚而不燬)就圍繞在logo上方。(圖|李盈賢)
訂閱
上一篇
初鹿‧出路
下一篇
漫步在天父恩典的花園裡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