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第 197 期「離教者」
編者的話
離教(會)者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我信仰的是什麼?/ 徐芊芊
關於我離開教會的事 / 李務
我是牧家子女,離開教會是為了保護自己 / Ibi Takiludun 高約翰
上帝、祖靈與我 / Kivi Ljivaljiv
躺在我家客廳的電車難題 / 周加恩
進出之間——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觀察與思考 / 張軒愷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 盧俊義
厝邊頭尾
沒有名字的教會 / 陳思豪
神學淺說
無教會主義與當今的離堂者現象 / 廖本恩
好書櫥窗
一點也不寂寞的寂寞鐵道呀!/ 李厚諭
特稿
結合信仰與生活:倫敦會傳教士鮑克斯與漢口博學書院童子軍運動(1915~1925)/ 羅國暉
感情婚姻
外遇的苦難——帶著過第一個逾越節的心情敘說十災的救恩 / 沈美華
母語葡萄園
隨(tòe)主的人有幸福 / 施麗玲
信仰生活
上帝是信實的,主必供應! / 姚孟昌
有朋自遠方來 / 蘇丹
大專世界
讓我收心「回轉向神」的神研班 / 李品柔
我的神研班經驗與「離經叛道」的查經心得 / Sunny Leung
諮商比信主更有用嗎? / 作者匿名
新使者家書
台灣好所在˙做伙來𨑨迌 / 張巧怡
編者的話
離教(會)者
離開教會的人,怎麼了?
青年為何從教會中出走?有人甚至宣告自己不再是基督徒!徐芊芊高中時受基督教文化吸引,大學加入學校的團契,甚至後來在長老教會受洗。但隨著對苦難與信仰的深刻思辯,現在的她雖然仍上教會,卻也認為自己不再需要相信上帝存在了。
然而,離開教會不代表放棄信仰。李務從小在教會成長,卻因高中時同志好友受教會排斥而自殺的事件,使他對教會產生無可遏止的憤怒。還好,台南大專將他接住,經由長青團契的查經班、讀書會和營會活動,他漸漸找到自己信仰的出口。
牧師的小孩也要從教會出走?牧者之子 Ibi Takiludun 以自身經驗揭露了在教會刻板印象下,牧家子女難以為外人道的辛酸與傷害。他說:「離開教會是為了保護自己」,而這樣的吶喊也期待能喚起教會更重視牧家子女的處境。
有時,因對信仰與自我思索而來的掙扎,也是進入更深的信的契機。周加恩曾嘗試透過不同宗教與思想追尋個人靈性的成長,最後卻在一隻黑狗的身上,讓他驚覺原來上帝一直都在,甚至親自出手將他領回教會。而 Kivi Ljivaljiv 則困惑於排灣族與基督徒的雙重身分,直到她意識到排灣傳統信仰中的造物者 naqemati 即是基督信仰中的上帝,並且上帝與祖靈也不是對立、衝突的存在,才緩解了她因福音與文化張力產生的不安。
最後,張軒愷選取「社會網絡」和「理性選擇」兩個理論視角,並以三個中年信徒「進」與「出」教會的案例,帶領讀者從宗教社會學的進路,試圖理解基督徒與教會的關係,也為今日教會的牧養與宣教提出反思。
每個「離教(會)者」都有各自從教會出走的原因,與教會的距離也有不同的光譜。然而,他們卻有共同之處——即在追尋信仰的路上,皆曾遭遇生命受創的關鍵事件,讓他們只能帶著自己的傷痕,離開教會。我們必須聆聽每個「離教(會)者」的生命故事,同理他們經歷的苦與痛。或許,在他人的故事中,我們也會讀到自己的故事,而這些故事也將成為我們信仰之路的反省與提醒。
新使者雜誌每期文章
August 11, 2024查看更多...編者的話 離教(會)者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我信仰的是什麼?/ 徐芊芊 關於我離開教會的事 / 李務 我是牧家子女,離開教會是為了保護自己 / Ibi Takiludun 高約翰 上帝、祖靈與我 / Kivi Ljivaljiv 躺在我家客廳的電車難題 / 周加恩 進出之間——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觀察與思考 / 張軒愷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真實信仰是需要經過深思的——從彭明敏教授重新受洗談起 / 盧俊義 厝邊頭尾 沒有名字的教會 / 陳思豪 神學淺說 無教會主義與當今的離堂者現象 / 廖本恩 好...June 11, 2024查看更多...編者的話 有愛無礙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我們都有可能會不方便!/ 陳宇碩 我是教會中的障礙信徒 / 李翔濬 相逢在「東方」以外——神學與身心障礙的對遇 / 陳文珊 打造無「礙」空間,讓更多人可親近主 / 張盟宜 從《我說話像河流》談障礙的「言說」與「聆聽」/ 蔡怡佳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熱帶醫學之父:萬巴德 / 盧啟明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厝邊頭尾 為所有人打造「無障礙」的海佃教會 / 張丹綺 特稿 陳平逝世十年 / 陳義仁 陪伴心智障礙者,創造生命的各種可能 /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寫寫畫畫 愛與礙的距離...April 11, 2024查看更多...編者的話 拾起十年 / 鄭君平 本期主題 書寫,是一種喚起記憶的行動——過了十年,你還紀念太陽花嗎? / 鄭超睿 變局下的徘徊:新典範下的香港基督教 / 邢福增 同志平權運動與同婚法制化後的神學反思 / 鄭世璋 台灣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的隨筆與省思 / Vavauni Ljaljegean、Tjanubak Ljaljegean 「太陽花」後的十年:台灣網路社會的變與不變 / 蔡柏宏 漫畫 阿菁黑白畫 / 張純菁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追憶蘇進安校長二三事 / 蔡忠雄 厝邊頭尾 找回宣教熱情的根基——從新眼光讀經開始 / 劉俊逸 特稿 ...更多文章
Copyright © 2002 - 2019 Eckhart Consult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