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Categories - 新使者雜誌
August 11, 2025 ·
編者的話 在AI時代,讓耶穌繼續 [AI] 你 / 王博賢 本期主題 從「共識幻覺」到真實共融:給AI世代基督徒的提醒 / 張毅民 人類還剩下什麼東西,是AI不能取代的?/ 周加...
August 10, 2025 ·
王博賢/《新使者》執行主編 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的時代,基督徒該如何以我們信仰的眼光看待它呢?本期的五篇主題文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思考AI與基督徒的關係,既有對人類獨特性的肯定,也有...
August 9, 2025 ·
文∣張毅民╱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共識幻覺」一詞(consensual hallucination)是由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提出,指一種由參與者共同同意...
August 9, 2025 ·
文、圖∣周加恩/用幹話抄書的喜劇演員 在研究AI的過程中,我一度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既然AI 可以做幾乎每一件我在做的事情,而且做得比我還要好,那我的存在意義是什麼?我在網路上一直寫作的意...
August 9, 2025 ·
文、圖∣黃春生/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本刊社務委員 引言:AI時代與教會的相遇 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興起,正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各行各業,從醫療、教育、金融到娛樂,AI帶來的變革已...
August 9, 2025 ·
文、圖∣基督媒體新聞社(CMN)/創立於2014年1月1日,致力於以幽默帶來信徒的反省 引言 今日之教會,正處於前所未有之危機!人工智慧(AI)之毒爪,已悄然伸入神聖的殿堂,惑亂人心,敗...
August 8, 2025 ·
文∣宋承祐/霧峰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董事長、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主委 牧師焚而快毀 現今,牧師或許是最高壓、最多工/斜槓的職業之一。他們被期待是神學家、演說家、心理...
August 8, 2025 ·
文∣阮以理╱長老教會青年、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研究生 玉山神學院院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發表〈人權宣言〉、藏匿施明德被捕入獄、黨外運動、台獨大老等等,都是高俊明牧師廣為人知的...
August 7, 2025 ·
文|鄭世璋/台南神學院神學研究所講師、美國 Claremont School of Theology 博士班 在探討聖經文本時,我們經常忽略了其形成的歷史與社會背景。聖經不僅是信仰的泉源,也...
August 7, 2025 ·
文∣陳致均╱高松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這幾年的台灣教會圈,興起一波拿細耳人運動,主要由台南活水教會發起,進而影響以華語教派為主之眾教會。由於近期我所牧養的教會有青年同工參加相關的培訓與聚會,並在...
August 7, 2025 ·
文∣董諺楨╱埔心基督長老教會青年 在這個AI蓬勃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開始將情感寄託於生成式對話系統,在煩惱、孤單時,選擇向AI傾訴,而不是找朋友訴說。這樣的現象,我認為並不代表人變得冷漠或...
August 6, 2025 ·
文、圖∣許妝莊/濟南基督長老教會會友 編註:上期的新使者中,作者許妝莊藉著訪談蔡銘偉牧師,看見一個長青人經由在信仰群體中的學習與成長,進而選擇投身在社會運動的故事。本期,我們將繼續跟著訪談者...
August 6, 2025 ·
文、圖∣張宏恩╱長春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Tùi Tâi-gí ê khin-siaⁿ-tiāu lâi kóng-khí: 對台語的輕聲調來講起: 1. Ha̍k-sı̍p Pe̍h-ōe...
August 5, 2025 ·
文、圖|鄭君平/本刊編委 讀聖經,很難嗎? 詩人有云:「祢的話是導引我的燈,是我人生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保羅也曾教導青年提摩太:「全部聖經是受上帝靈感而寫的,對於教導真理、指責...
August 4, 2025 ·
文、圖|蘇洛╱台中大專天僑團契契友、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心裡想:「我一摸祂的衣裳,一定得醫治。」(可五28) 神研不可以只來一遍 第62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在1月24日結束了,我有...
August 3, 2025 ·
張巧怡/《新使者》行政推廣專員 2025年《新使者》聖誕特刊附2026年月曆,八月上市,訂購開跑囉! 不知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每當看電影時,我們正在看著別人的故事,卻也常常在某個...
June 11, 2025 ·
編者的話 教會,可以涉社?我們都在涉社!/ 王博賢 本期主題 我並非無話可說,但又何必說呢?/ 喬瑟芬 再思「我們該如何行動?」——一個北部教會的觀點 / 吳祈得 聲援冬季青...
June 10, 2025 ·
王博賢/《新使者》執行主編 細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從宣教師時代的教育、醫療的社會參與,到威權時代就以數份重要文件表達對台灣前途的關切,為民主化進程貢獻力量;也隨著時代變遷從原住民權益、土地正義...
June 9, 2025 ·
文∣喬瑟芬/自2011年投入性別運動、社會運動,現為相關NGO成員、文創產業工作者 過去,在公共輿論中討論談世代差異時,充斥著「一代不如一代」的比較,世代間的不同,更多是以負面方式被表述,也...
June 9, 2025 ·
文、圖∣吳祈得/長老教會傳道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學院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與「我」 是的!作為一位業餘的教會歷史研究者,我當然知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還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