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政治、信仰與青年——國是論壇分享心得

· 大專世界

文|張信群/高醫團契學生,台北文山基督長老教會青年

我們這一代基督徒青年能做什麼,才能延續這份信念?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塑造信仰的真理?身為長老教會的青年,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及責任。

奧古廖介紹與談者。

政治與信仰生活的關係

這次受邀參加國是宣言50週年青年/大專論壇,我覺得我還在探索這個社會,因此我打算從信仰的角度切入。 

我來自台北木柵,我的曾曾曾祖父張迺鴻從福建來到台灣,聽了馬偕的講道,而建立了我現在的母會——台北文山教會,我的家族就在這片土地上,靠著這份信仰持續的生活著。我的價值觀來自我的父母與家庭,基督信仰也深植我心,因此我認為,信仰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的思想都會圍繞著基督。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中提到,這份信仰使我們有了社會、政治及經濟,但我們卻誤用這些恩賜,而犯了許多過錯,可是因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的罪得赦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讓我明白,我們不只要為了自己的生活、家人、家庭禱告及努力,更要為了整個社會、政治及經濟禱告,因為這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 

政治與信仰生活的實踐

2014年太陽花學運,電視上不斷的播放相關新聞,當時我才國中三年級,只知道有一群青年為了台灣的未來與政府抗爭,而我也看到教會有一群青年相約要去立法院聲援及為他們禱告。我突然發現國家的存亡離我很近,感覺應該在歷史課本上的事情,竟然活生生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中,這時我也更明白信仰告白所說的為了社會、政治及經濟禱告的意思。我開始思考,為何常常有一群基督徒會為了這些公共事務疲於奔命,甚至犧牲生命?就像40多年前的美麗島事件,長老教會許多信仰前輩為了台灣的未來,不畏政府的壓迫,甚至是殉道,也要參與這次社會運動。我的父親告訴我,黃昭輝長老當時與高俊明牧師協助施明德先生逃亡,以當時的規定來看,這樣的行為視同重大犯罪,而黃長老當時與他的弟弟住在台北的政大附近,他們也在台北文山教會聚會,與我的姑婆們熟識,當時文山教會還因此每天都有外事警察站崗。因為這段口傳歷史,讓我更感同身受當時黃長老所追求的是什麼,他與其他基督徒為了持守基督信仰,不惜一切,甚至是入獄都要彰顯基督信仰的價值。聖經上也記載著許多與政治相關的事蹟,像是希律王下令要殺掉所有二歲以下的嬰孩,但當時約瑟及馬利亞為了遵照上帝的旨意,不畏希律的迫害而逃往他處。在信仰一代一代的傳承下,我逐漸明白政治與生活的相關性,也越來越了解,這些信仰前輩在公共事務上所追求的真理是什麼。雖然我現在只是20幾歲的青年,我的生活到目前為止沒經過什麼大風大浪,但因著這些信仰前輩所建立的信仰價值,我也重新思考我該如何承接與實踐信仰。 

論壇開始前的引言。(照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社提供)

與談後的心得

這次與談匯集了現代台灣各時期的人物代表,其中包含美麗島時期的青年以及太陽花時期的青年,各自分享他們青年時期在公共事務上的參與。而我與我的夥伴們則是這時代的大專青年代表,我們有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價值觀,在這次的分享中我們訴說著我們的想法。因為彼此間有對話的機會,我更了解這些歷史事件當中的價值,也看到其他跟我同年紀的青年,他們對於台灣現況的看法,激發我對台灣未來的思考。 

因為過去這些信仰前輩在公共事務上的耕耘,他們基於信仰不斷的努力及尋求真理,我們才能有現在的民主生活。現在,我們這一代基督徒青年能做什麼,才能延續這份信念?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塑造信仰的真理?身為長老教會的青年,這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及責任。 

編按:

2021年12月11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高雄宣教中心舉辦「PCT國是聲明50週年紀念——青年/大專論壇」,本文作者乃是與談的大專代表之一。

broken image

 

訂閱
上一篇
我存在、我質疑、然後我相信
下一篇
青年關注時代,時代成就青年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