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偏離!?

· 信仰生活

文、圖|狗追子/台灣神學院學生 

所謂的「偏離」看似是一種遺憾,但就福音來看卻是「重來」。

岸並不平靜。

偏離?

馬可福音六章45~53節在和修版聖經中的標題是:「耶穌在海上行走」(以下簡稱「渡海事件」),細心的讀者掐頭去尾後會發現:「耶穌讓門徒到伯賽大,而他們卻到了革尼撒勒。」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六章46~52節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這樣的偏離。   

重來! 

筆者根據柯勒所劃分的經文大綱,認為渡海事件是在三章7節~八章26節這個大框架內(註1),主要發生的事件有:拿撒勒人厭棄耶穌、耶穌差遣十二使徒、希律和福音(施洗約翰)的緊張關係、耶穌使五千個男人吃飽、渡海事件、革尼撒勒人對於耶穌的認識與擁護、宗教領袖與福音(耶穌)的緊張關係、耶穌使四千個男人吃飽、耶穌一行人到達伯賽大、彼得認耶穌為基督。   

大家會發現:(1)門徒在八章22節到達伯賽大;(2)渡海事件前後發生的事情具有相似性;(3)渡海事件中,門徒認為耶穌是鬼,而當他們到伯賽大之後,作為門徒代表的彼得對耶穌有正確的認識。簡言之,三章7節~八章26節可以概括為:事件ABCD、渡海事件、事件A´B´C´D´、到達伯賽大、彼得對耶穌有正確認識。由此看來,所謂的「偏離」看似是一種遺憾,但就福音來看卻是「重來」。   

讓我們來大膽假設門徒在渡海事件中的反應:「既然耶穌在岸邊就看到我們整夜被大風浪折磨,為什麼不立刻平靜風浪呢?」「為什麼不提前告訴我們, 要從岸邊走過來,而是像鬼一樣突然出現呢?」「為什麼不和我們同船呢?」   

可是當耶穌由岸上望向門徒時,在船上的門徒有誰會第一時間想到耶穌,甚至看向岸邊呢?即使耶穌大喊,告知自己會從海上走向門徒,恐怕專注在搖擺船上的門徒也不一定會聽到。即使他們之前總是和耶穌在一起,經歷並見證了耶穌許多的神蹟,那時被風浪分心的大家,依然無法確信:「眼前這位向他們走來的,不是幽靈,而是耶穌!」很多時候,人須要被嚇醒!只有門徒看到不可思議的現象時,他們才能將注意力和心思從自己的身上,轉移到耶穌身上。   

信仰反省  

幾乎一夜都在和風浪對抗的門徒或許不會發現,即使風浪洶湧、持久,但他們卻安然無恙。再一次經歷大風浪後的門徒,心中充滿驚奇,而不是確信。好在,他們上岸了。事件重來一次,門徒在相似的事件中,重修認識耶穌的課程。   

回到我自己的身上,我一直對「殖民」一詞抱有消極的看法。我覺得,在工作、學習、信仰環境下的我是被殖民者,我的任務是變成殖民者(老闆、老師、牧師、長老、會友)喜歡的樣子。同樣的,門徒就像是殖民者的失敗作品,他們並未成為殖民者(耶穌)喜歡的樣子。不過,好在我們都可以重來。重新認識耶穌,重新認識我們對於某些觀念固有的看法。   

註釋

1. 柯勒(R. Alan Cole)著,《丁道爾新約聖經註釋:馬可福音》,潘秋松譯(台北市:校園書房,1998),98-99。 

身在岸,心在海。

訂閱
上一篇
屬天的安息
下一篇
盧雲《愛勝過恐懼》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