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ASCM:不撇下任何一名教會倖存者的團契

· 大專世界

文、圖|梁晴朗/ASCM 營會學員,台南大專的友好夥伴

台南大專的 ASCM 就是一個「不想讓大專小孩只有一個人等待」的營會,而我們等待的正是當年在教會受傷害或不滿教會的自己回來。

ASCM 的夥伴們。

台南大專於今年六月底進行的 ASCM 營會由成大 SCM 團契主辦,透過三場分別以討論上帝、聖經和教會相關的神學概念與經驗分享的專講,及涵蓋不同學術與社會議題如情緒、厭女、離教等的工作坊和活動,激發學員反思自身信仰與生活,並創造空間讓不同的生命經驗相互碰撞與交流。

ASCM 今年的主題是「我在等你回來」,營會籌委固然先解釋訂下此主題的經過與原因,但我也有自己的思考與詮釋:ASCM 到底是誰在等誰回來?又是以怎樣的方式從哪裡回來哪裡?

在營會期間,剛好模特兒郭源元為聲援藝人周宜霈(大牙)的 #MeToo 事件,而在臉書發文,詳述自己也被陳建州(黑人)性騷擾的經過,並以「我不想讓大牙只有一個人」結尾。她的文字感動無數網民,同時也觸動到我,讓我發現其實台南大專的 ASCM 就是一個「不想讓大專小孩只有一個人等待」的營會,而我們等待的正是當年在教會受傷害或不滿教會的自己回來。

在教會受傷或對教會不滿的我們,有可能像大部分 #MeToo 的受害人一樣,深陷在過去被傷害的當下,或在感到生氣的時刻出不來。ASCM 不是要求學員跟教會和解,而是盡量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讓我們可能與過去的自己和解,並接受自己對教會的情緒與教會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允許自己的傷口慢慢癒合。然後即使對教會仍有不滿,依舊能夠繼續走下去。

知識真的就是力量!在 ASCM 期間,我們會接觸和吸收到大量的神學知識,但在這些知識以及真誠分享的講師的背後,我發現:有傷口沒問題,有情緒也沒問題,因為這些知識都能讓我們活得更自在;經歷 ASCM 後的我們,其實就有可能從受害人轉化成倖存者了。

我們得到力量為自己活下去,也可決定自己要怎樣活下去。我們成為一個好好活著的團契。

今年,大家給我的回饋都說:去年參加 ASCM 的我,比較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提問。那是因為去年的我或許很想讓大家聽到我的聲音,甚至想改變大家的想法,但今年的我就只是一個享受團契的倖存者——享受知識和觀點的吸收與交流,也享受聆聽和接受別人跟我不一樣的想法。

因此,我會說:ASCM 是一個讓教會的倖存者「聚,是為了散」的團契。我們在裡面被 empower 以後,就散去繼續好好活著。

我們成為一個好好活著的團契。
broken image

 

訂閱
上一篇
愛在蘭嶼
下一篇
南巡,尋見生命的見證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