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在59神研班的學習筆記

· 大專世界

文|林唯靜/高雄大專燕巢聯合團契學生

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大專事工委員會授權刊登

更進一步研讀《路加福音》時,我已經不再用小時候的主日學眼光,用可愛故事的角度來認識它。

第59屆神研班合影。

★文字事工需要支持★1.刷卡掃QR碼 2.收到簡訊後點進→回報表←填寫資料

broken image

感謝上帝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阿爸父上帝,讓我參加這次第59屆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以下簡稱神研班)。雖然我的右手在營會開始前,因為韌帶受傷而無法正常寫字和擁有正常的生活作息,但是在這麼艱難的條件下,我還是忍住傷痛,放下一切不方便的想法等,從高雄北上新竹參加神研班。同時,我也蠻害怕現在變異的疫情氣氛,而有點憂慮是否要繼續去新竹;但我選擇禱告,將一切焦慮交給上帝,心裡充滿期待又興奮的冒險「殺」上新竹。 

專講分享。

營會點滴

遺憾的是,第一天報到時,我卻遲到了,還好有聽到(專講一)吳明漢牧師的「研究方法」。明漢牧師說:「James W. Fowler在《信仰的階段》提出信仰發展的六階段理論,每個人在信仰中可能經歷『對象化上帝』、『信仰斷崖』與『抽象化上帝』三個宗教醒悟期。我們現在怎麼看待自己的信仰,就反映出自己正處在宗教醒悟期的哪個階段,有助於讓我們朝著最後的『抽象化上帝』時期奔跑。我們總以為時間還很長,但沒人知道明天將會如何!」當我聽完專講以後,雖然還有一些不明白之處,但接下來還有四天,可以讓我好好研究與探討。 

小組討論。

接著在小組時間,對於慢熱的我來說可是一項挑戰!因為不知道接下來的五天四夜將會遇到怎麼樣的組員。晚上的(專講二)梁哲懋牧師分享《路加福音》導論,乃是作者路加寫給提阿非羅的信。牧師對耶穌來到世上的福音、上帝的拯救等敘述,讓我了解福音是什麼,也較明白耶穌來到這世上所做的事情,其背後的意義為何。更進一步研讀《路加福音》時,我已經不再用小時候的主日學眼光,用可愛故事的角度來認識它。這一天的專講和接下來研讀聖經的日子裡,我學到多一點探討、分析經文,也對耶穌所說、所做的更加好奇。我對有些經文感到疑問而提出問題與自己的看法時,輔導和講師會提醒我們,要去了解經文背後真正的意思,也就是要回去看耶穌那年代的故事,查考原文聖經真正的意思,才能理解耶穌說這話、做那事的原因。梁牧師說:「聖經不是歷史,它是為了傳講上帝的話、上帝的愛。」 

broken image

(專講三)「路加福音中的女性」由劉玉雯姐妹分享。講師從《路加福音》詮釋三段經文,帶我們從當時女性如何被壓迫、得到解放,思考犧牲的美德。 

在路加福音十三章10~17節,講述在會堂裡被鬼附了18年,而腰彎直不起來的女人;耶穌在安息日醫好她的病,且與管會堂的人起了爭執,但這女人從頭到尾都沒說過一句話!可想而知,那年代的女性連發言的權力都沒有。雖然到目前為止,男女平權的話題仍處於有方向、卻無通道的狀態,講師鼓勵女性朋友在身、心上都要「抬頭挺胸」,不做讓自己彎腰的事。 

另外,我覺得工作坊也很好,但更希望有多一點用實踐方式來進行的工作坊。對於年輕人來說,講座雖好,但我傾向用動手DIY的形式,來呈現講者演講的主題,讓學員可以體驗當事人的感受。 

結語 

雖然我已經大四,但我希望下一屆的神研班能順利進行。耶穌說:「人是不能,但在上帝,事事都能。」(太十九26)再次感謝上帝一路的看顧,讓我們第59屆的神研班順利落幕,我也從中學習與成長不少,謝謝我的阿爸父!

★紙本訂購入口:新使者雜誌第183期★

★電子書訂購入口:新使者雜誌第183期★

支持文字事工

 

訂閱
上一篇
從團契中我看見
下一篇
你最近的生活,海好嗎?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