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看得見的「紙」與看不見的「網」

· 特稿

文、圖|3N/資工系副教授、台南神學院學生

「行公義,好憐憫」,其實是不足的,我們應當將目光放在「與你的神同行」。

大陸反封控抗議,規模空前,北京難得出現示威人潮。

我無處避難,也沒有人眷顧我。耶和華啊,我曾向你哀求。我說:你是我的避難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詩一四二 4b~5,聖經和合本)——大衛於洞裡作詩。

白紙革命

能想像嗎? 看到、聽到一群又一群中國民眾唱著 “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的畫面。這曾是三年前光復香港運動中的戰歌,這一幕在北京、南京、上海,甚至海外等多處地方上演。能相信嗎?許多中國民眾在網路上紛紛對香港致歉,承認他們體悟到香港之前的處境,為自己之前的無知道歉。這場追求自由的「白紙革命」,在中國各大城市遍地開花,成千上萬抗議者上街高舉「白紙」抗議,甚至喊出「習近平下台、共產黨下台」。

「白紙」源自蘇聯成立初期一個政治諷刺笑話:一個人在莫斯科廣場上發白紙,特警欲將其逮捕,前者說:「我什麼都沒寫!」後者罵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寫什麼嗎?」2019 ~ 2020 年的「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運動,我們看到民眾手拿白紙在「反送中運動」中使用,被黑警毆打與逮捕者不計其數。今年三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少莫斯科示威者舉起白紙,向普丁政權表達憤怒,據統計有上萬人遭逮捕。白紙諷刺著就算一切標語口號皆被禁,仍無法阻止民眾抗爭的訴求。

布下天網

專家們直言,習近平無視民怨,但他堅持三年的清零政策顯然已走到盡頭。席捲中國超過一半的省份、近百所大學與街頭都出現高舉白紙的抗議人潮,這是震驚全球且似乎難以收場的全國性抗議。專家們分析這場運動規模可能超過六四事件,將成為中國「維穩模式」(註)的終結,大家都擔憂這些年輕學生與支持民眾的情況。

CNN 發布中國多地發生示威遊行,並對於能在北京與上海聽到抗議聲音表示訝異。

然而,正當世界各國一面聽著中國釋出將解封的迷惑性新聞,一面密切關注著中國的裝甲車與運兵車大舉進駐,並分析中國將對各抗議區域加強實質性「維穩鎮壓手段」,卻沒想到中國早已在另一頭布下無人能看見的「網」——僅耗費兩天時間布置,一天時間急速收網,就連影音紀錄都幾乎沒傳遞出的情況下,在全世界震驚甚至摸不著頭緒的狀況中,一舉瓦解了這場的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這要從中國的「天網」說起。中國早自 2000 年初就開始了審查網路的政治立場; 2005 年開始監控 IP;2006 年開始網路警察的設置;2009 年起對網路監控採取更積極的立場,要求各電信業者與通訊軟體須納入監管,且於 2008 ~ 2014 年間,陸續將所有國內的通訊軟體、伺服器以及網域,整合納入監控。爾後,中國更進一步整合臉部辨識系統(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和巨量資料分析(Big Data Analytics)技術,配合超過六億隻監視器與電信、網路監管系統,在 2020 年,完成規範人民「行為意識」的社會評價系統。可以不誇張地說,目前人民生活的一舉一動,所有通訊、消費、移動路線,甚至行為,都在國家的監督中,人民就好比生活在電影《魔鬼終結者》的天網(Skynet)之下。

由中國國務院所建構用以評價人民的社會信用系統。

這次的掃蕩行動,中共先是嚴控大學生,以清華大學為首的多所大學,直接勒令停課,或令其先返鄉後再進行期末補救。強逼學生提前放假返鄉,防止學生在校結伴繼續「白紙運動」,開啟了史無前例的 70 餘天超長寒假,甚至發短信提醒學生回鄉時拒絕外媒採訪。另一方面,掌握當時手機定位於抗議現場的人士,扣除學生,將其餘民眾直接秘密約談和拘捕。人民面對知道自己一切更甚於自己的政府,幾乎人人處於赤裸裸的狀態、難以反駁。習近平掌握了那不見的「網」,在束縛人思想與行動的羅網中,人們的憤怒顯得那麼蒼白、怒吼顯得那麼無助,甚至難以傳遞出去讓世界看到、讓世界聽到。這次所謂遍地開花的「抗爭」與「革命」,就在世界各國震撼與不解的目光中夭折瓦解。

與神同行

這次中國的「白紙革命」運動,是自 1989 年六四之後罕見的大型示威運動,代表了沉寂超過 30 年社會反思的聲音。「革命」代表的是民眾對現實存在的限制,提出拒絕,是一種對生命的反省更新,願意做出自我犧牲、釘十字架;是對敗壞的過去、現在的審判,與對未來應許的異象。每當基督徒反思社會公義的訴求,彌迦書 6 章 8 節是大家常使用的經文。但如果你我把焦點只放在「行公義,好憐憫」,其實是不足的,只會在挫折時陷入疲累,甚至絕望。我們應當將目光放在「與你的神同行」;也就是說,「行公義,好憐憫」是與神同行的態度,而非單獨行使的方法。

現今台灣內部,多數人仍爭執於意識形態的分歧中,目光看不到香港與中國民眾的處境,也忽略了中共一年比一年更具脅迫性的外交霸凌與武力挑釁,須知來自對岸獨裁政權的實質威脅,遲早會在未來某一時刻到來。台南神學院一次待降節期的早禱,大家於無聲中靜思「子彈可殺死先知,但不能殺死公義的聲音。」台灣內部雖有爭擾,但面對脅迫,自須同島一命、攜手發出公義之聲。當疲累或無能為力之時,更須全然交託、信靠神。大衛無路之際的禱告,仍是倚靠神。當詩歌唱畢,一轉眼,掃羅真的走進那個洞裡,死定了!不,上帝將掃羅一個人交在大衛手中,這是超過人能想像的安排。《聖詩》(2009)612 首寫道:「境遇好歹變化無定,上帝口的照顧你, 主翼下穩當免驚,上帝口的照顧你。」在危急的關頭,當人力難以改變之際,莫忘交託,相信神的帶領。

附註:

「維穩模式」由鄧小平提出,習近平擴大解釋,是 1989 年天安門事件爆發後,中共投入大量成本設計的制度。口號是「穩定壓倒一切」,在社區鄰里設幹事、居委與代表等,負責通報、監督與執行,企圖讓社會所有潛在動亂在萌芽階段即被扼殺,避免鎮壓與屠殺人民的情況重演,損害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

broken image

 

訂閱
上一篇
合一是重價,但它有多重?
下一篇
留美學生看臺海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