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成長部落格
      • 特稿
      • 解惑之窗
      • 母語葡萄園
      • 神學淺說
      • 信仰生活
      • 好書櫥窗
      • 厝邊頭尾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廣告刊登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broken image

民主圖像

· 編者的話

文︱洪旋格/《新使者》執行主編

民主是什麼?每個人對「民主」的理解與想像,不盡相同。

broken image

民主是什麼?每個人對「民主」的理解與想像,不盡相同。這期「想像『民主』」的主題,六位作者就個人、家庭、團契、教會、社會、普世的角度,爬梳各自對「民主」的理解與想像。

王博賢提到:「『民主』最原始的意義是由全體人民平等、無差別參與國家決策和管理國家,發展至今,這樣的理念被收斂成人們基於政治平等的集體決策模式。但真正在落實民主的過程中,民主,卻又不是你想的民主!」

吳明漢則認為:「『一起吃飯』最能體現家庭裡的民主或獨裁。我們夫妻對基督教家庭之民主的理解,是看重培育孩子有健全的人性位格,也就是從小就有議事思維與能力;沒有誰聽誰的這種事,大家都要彼此表達傾聽與接納,營造出幸福且強大的談話空間。」

林書弘從小在長老教會長大,就他在教會及大專團契參與經驗中,所觀察並記錄下的田野筆記提及:「長老教會的『代議共和』的精神,已落實在各項營隊或大專團契運作裡;但在地方教會中,卻不見得能夠給予信徒更開放、更多元的討論與對話空間。」

很多人以為長老教會的體制,就是民主的制度。徐信得在文章中說明:「長老教會所採用的長老主義制度,是一種以民主代議為基礎的共和體制。但不管什麼體制,實際在運作的還是人,如果這樣的制度出現了腐敗,那該反省檢討的是人,我們身為教會的一分子都難辭其咎。我們到底是成為腐敗共犯的一分子?或者成為默默不出聲的一分子,任由這個組織沈淪下去?或者我們願意挺身而出,以誠實諫言,扭轉局勢,朝向上帝要我們做的去做?」

台灣政府預計於今年七月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證,人民未來皆可透過此卡進行數位身分驗證,進而存取公、私部門的服務。但數位身分證的個資隱私應如何保障與侵害救濟?黃琬珺就她的政治學專業與信仰反思,呼籲基督徒:「當提醒政府,不能因為方便管理個資及刻意拉抬國家數位科技的進步形象,就低估屬於人性尊嚴一部分的隱私權。」

Jonathan Seitz提到:「Covid-19疫情下的台灣,我看見台灣政府能夠追蹤電話,並使用這些數據來進行隔離,這在美國是從未列入考慮的政策。我在美國的友人將這些政策看作是過分嚴苛或專制獨裁的,但我在台灣從未有這樣的感覺。在我看來,這些不像是政府為了奪取權力或操弄人民而下的決策;相反的,我很欽佩台灣政府知道如何運用科學來增加防疫最大的效益。」

那你呢?在你的生活現況中,你的民主圖像又是如何?

訂閱
上一篇
從民主想像看神主憧憬
下一篇
第178期-想像「民主」​
 返回網站
頭像
取消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一旦點擊接受,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設定
全部拒絕
Cookie 設定
必要的Cookies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
分析性Cookies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
偏好的Cookies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
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