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image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母語葡萄園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好書櫥窗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母語葡萄園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好書櫥窗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新使者雜誌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母語葡萄園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好書櫥窗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母語葡萄園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好書櫥窗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 購物車 (0)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奉獻支持
  • 最新消息
  • 關於我們
  • 雜誌目錄
  • 雜誌專欄
    • 最新文章
    • 編者的話
    • 本期主題
    • 大專世界
    •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 母語葡萄園
    • 乘著夢想去旅行
    • 特稿
    • 好書櫥窗
    • 家書
  • 畫話人生
    • 寫寫畫畫
    • 漫畫
  • 訂購/奉獻/刊登廣告
  • 好站連結
  • Facebook
  • 搜索
    返回
    新使者雜誌_雙月刊(30期)

    新使者雜誌_雙月刊(30期)

    3,000.00
    新使者雜誌每年發行六期,每期皆有主題名稱,內容除了各期主題文章外,還有台灣教會人物檔案、神學淺說、解惑之窗、信仰生活、藝術文化、成長部落格、母語葡萄園、特稿、好書櫥窗、乘著夢想去旅行、潮流脈動、大專世界等,環繞三個核心:信仰的、理性的、關懷本土的。
    選擇
    數量
    加入購物車
    加入購物車
    • 新使者雜誌

      The New Messenger

      信仰的︱理性的︱本土的

      加入粉絲團
    • 第183期「Play啥物Game?」

      編者的話

      和玩家一起認識電玩世界/文︱洪旋格

      本期主題

      那些遊戲教我的事/文︱林青岳

      魔獸世界及打電動對我的意義/文︱吳祈得

      電玩影響我的事/文︱陳致均

      生活即實境/文、圖︱司品襄

      在電玩中看見自己與真正的平安/文、圖︱鍾友全

      寫寫畫畫

      轉化/文、圖︱潘趙暐

      厝邊頭尾

      咖啡社區宣教/文、圖︱羅見福

      成長部落格

      未完、待續/文、圖︱林光世

      母語葡萄園​

      好耍的科學試驗Hó-sńg ê Kho-ha̍k Chhì-giām/文、圖︱Ông Bí-su、Lîm Phek-tông

      佇順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中間感受生活/文、圖︱阮以杰

      漫畫

      阿菁黑白畫/文、圖︱張純菁

      寫寫畫畫

      宣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文、圖︱蠢羊與奇怪生物

      台灣教會人物檔案​

      憶學長蕭清芬牧師/文︱林興隆

      特稿​

      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3-3)/文︱鄭仰恩

      信仰生活​

      關於日本的基督教/文、圖︱河野共喜

      我在英國封城期間的教牧關懷和反省/文、圖︱陳郁分

      甲子園的榮耀——冠軍的偉大/文、圖︱陳冠偉

      交流站​

      回應182期〈划向水深之處——鼓山教會於哈瑪星的深情百百款〉一文/文︱李厚諭

      大專世界

      你最近的生活,海好嗎?/文、圖︱林采叡

      在59神研班的學習筆記/文︱林唯靜

      從團契中我看見/文、圖︱高薇婷

      家書

      不要小看熱情與使命的威力/文、圖︱張巧怡

      更多文章
    • 編者的話

      和玩家一起認識電玩世界

      1970年代末,「電子遊戲」(以下簡稱電玩)誕生,陪伴不少人長大。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對電玩很有興趣的朋友,我們可能只看得到對方熱衷於玩電玩的外顯行為(甚至會以「遊戲成癮」來形容對方),卻較少有機會了解他們悠遊於電玩世界裡的想法和感受。這期《新使者》編委們以「Play啥物Game?」為主題,邀請基督徒玩家現身說法,分享那些藏在自己心裡、沒有說出口的玩電玩故事,以及電玩在他們生活、信仰、工作、牧會之應用。

       

      五篇主題文章的作者都是電玩玩家,也分別是教會牧者、執事。林青岳在〈那些遊戲教我的事〉,直指電玩的核心是遊戲,教會的核心是福音,教會可以向電玩取經,再思教會的本質與宣教的方法。〈魔獸世界及打電動對我的意義〉作者吳祈得帶讀者認識電玩的虛擬世界及打電動對年輕人的意義,邀請教會進入年輕人的文化,先玩過遊戲,再進行神學論述。陳致均在〈電玩影響我的事〉,提及電玩是他與人際互動的媒介,在電玩世界中,還能體驗到不同的生命型態,是他在牧會、做神學思考的重要素材。〈生活即實境〉作者司品襄認為遊戲世界反映真實的自己,我們在遊戲裡如何待人,在現實中亦是如此真實呈現。鍾友全的〈在電玩中看見自己與真正的平安〉一文,分享他最喜歡角色扮演和即時、回合的戰略遊戲,遊戲是讓他放鬆精神的靈藥,耶穌則是平安喜樂最終的盼望。

       

      「……在什麼樣的人當中,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用什麼方法,我總要救一些人。」(林前九22)保羅說,他為了福音的緣故做這些事,目的是在跟別人分享福音的好處。同樣的,和玩家一起認識電玩世界,也能幫助我們更了解、同理年輕人的想法,與他們做朋友,向他們分享福音的盼望。

       

      在其他的文章中,連載三期的〈定根本土・認同住民・見證盼望!——總會成立七十週年的歷史回顧與反思〉一文在本期進入最終篇,提醒讀者可從181期開始讀鄭仰恩所寫的全文。「母語葡萄園」專欄的兩篇文章〈Hó-sńg ê Kho-ha̍k Chhì-giām〉、〈佇順應自然環境變化的中間感受生活〉,三位年輕作者 Ông Bí-su、Lîm Phek-tông、阮以杰用全羅書寫文章,輔以漢字做說明,讀者掃描該文的QR Code,便能聽台語、學認字。

       

      最後,上一期(182期)〈划向水深之處——鼓山教會於哈瑪星的深情百百款〉一文有多處問題,本刊在第33頁附上更正啟事的說明,且李厚諭經「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夥伴的協助,在「交流站」專欄針對此文勘誤處,也提供清楚的回應和資料補充。

    • 新使者雜誌每期文章

    Copyright © 2002 - 2019 Eckhart Consulting.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務專線
      E-Mail
      地圖
    所有文章
    ×
    Cookie的使用
    我們使用cookies來確保流暢的瀏覽體驗。若繼續,我們會認爲你接受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