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嘸通嫌PCT

2021年4月10日

文︱洪旋格/《新使者》執行主編

當《新使者》編委團隊討論本期主題「看!批西踢!」時,我們邀請地方教會非長執身分的信徒,分享他們對「教會的信徒培育工作、青年讀神學院接受神學教育、教會禮拜中聖詩的使用、大專長青人回不去地方教會、地方教會與普世的關係」之親身經歷、觀察或建議。

長期被教會鼓勵要去跟外教派學習的凝(筆名),在大學參加長青團契後,重新刷新自己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以下簡稱PCT)的認識」,也因認同PCT信仰告白的精神,學習回到母會擔任主日學老師,深耕兒童主日學教育。

讀神學院後,雖然很多人鼓勵劉玉雯要轉讀道碩,但她認為:「踏進神學研究領域,只是起點。不選擇牧職,不代表就無法宣『道』。」所以在畢業後,她結合神學與繪本,應用在職場工作和教會服事中,牧養許多不同族群的人,打破「唯牧師用講道牧養信徒」的傳統觀念。

丁乙恆從小在教會長大,愛音樂的他觀察到教會對聖詩的使用仍較保守;許多教會的聖歌隊也日漸式微。他正努力讓教會知道,如何更多元使用教會音樂的素材來敬拜上帝,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恢復「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唱歌的教會」的美譽。

第一代基督徒的梅竹長青畢契(筆名),在研究所時得到長青團契很好的照顧,雖然過去非PCT信徒,但因認同PCT而委身PCT地方教會的服事。當她在教會的服事被視為理所當然、對牧長所說的祕密卻被公開、長青人的身分被有所批評時,她於是離開教會。流浪的她,仍不斷在尋找能讓信仰落地生根之處。

深切期盼地方教會與普世關係能接軌的盧悅文,因為長期參與普世宣教事工,她深刻體悟到:「普世關係與地方教會應是互為肢體;是釘根本土、放眼普世的宣教異象。」不過可惜的是,教會對普世的錯誤認知、政策和執行方式,導致雙方處在平行的兩端;若能加以修正,對彼此都有助益。

由林央敏作詞、蕭泰然譜曲共同創作的〈嘸通嫌台灣〉,深切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愛與本土意識的尊重。正如本期「看!批西踢!」主題,PCT地方教會信徒眼中的PCT,《新使者》編委團隊同樣也深切表達我們對PCT的愛、不捨與期待。盼望我們「嘸通嫌PCT」,如凝(筆名)在文章最後說:「也許在眾多教派之中,沒有最完美的教派,我亦能透過其他教派有所學習;但我所出身的PCT,也有屬於自己珍貴的神學傳統,是我無須否認的。我期許自己對PCT有更多探索與認識,對她感到認同與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