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淺談酷兒與酷兒神學

2021年6月6日

文、圖|鄭世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台南神學院講師 

酷兒神學是有意識地主動跨越界線,挑戰社會規範,尋求被噤聲的聲音,看重被忽略者的經驗、理性與傳統。

何謂酷兒(Queer)? 

「酷兒」本是對特定族群的貶義詞,特別是針對不同性/別(sex/gender)、性向認同者(sexualities)。從歷史上來看,「酷兒」是個曾經被以負面方式來呈現的詞彙。根據牛津線上英文辭典(Oxford EnglishDictionary Online)對於「酷兒」的定義有「古怪、奇怪、奇特、怪異」,以及「與同性戀者或同性戀有關」等意思。根據紐約聖公會牧師、系統與酷兒神學家鄭書祥(Patrick S. Cheng)對於酷兒的定義,該詞在使用上至少有三種意思:(一)作為概括用語,(二)作為一個跨界的行動,(三)消弭界線。   

(一) 作為概括用語 

酷兒概括指涉女同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雙性人、性/別不確定者、其他認同非常規性向的人,也包含跟酷兒姐妹兄弟並肩尋求性向/別正義與身分認同的「盟友」。自1990年代開始,非二元性/別身分認同(LBGTQI+)的學者,已經將「酷兒」這個過去具有負面含意的用詞取回詮釋權,重新轉化賦予中性或正面的意義,用來描述,不只是邊緣化性/別身分或性向(另有翻譯為性態、性傾向)者,也包含種族、經濟與社會底層階級。   

(二) 跨界的行動 

除了上述作為概括用語以外,第二個意思有刻意奪回一個負面含意用詞的行為。因此,它不只是個名詞,若將之理解為動詞或行動,會更貼近其含意。「酷兒化」代表的是去擁抱那踰越社會規範的一切,並對此進行挑戰和對現狀的干擾,跨越傳統和權威規範的界線,不再視所規範的一切為理所當然;並嘗試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積極地讓過去被忽略、噤聲、汙名或拋棄的聲音重新被聽見。   

(三) 消弭界線 

酷兒作為消弭界線的理論學科,受惠於已故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特別是對於性向,視為「持續進行交涉和散佈」的東西,並主張消弭一切以自然或是醫學所建立,以二分對立劃分的所謂「事實」分界線,例如:「同性戀」vs.「異性戀」,或「女性」vs.「男性」。酷兒理論最終要提出的是,性向/別身分的傳統概念,乃是受社會各種意識形態建構而出,而消弭那道兩極化的界線,解構社會對於所謂「正常的」vs.「不正常的」各種具有二分排他性的思維,乃為其最終目的。   

酷兒神學 

如果神學是關於「言說上主」,基於上述三個關於酷兒理論的定義,酷兒神學作為一種做神學的主張與方法,就與下述有關:   

酷兒神學是以非二元性/別身分認同(LBGTQI+)者為主體的「言說上主」。   

酷兒神學是有意識地主動跨越界線,挑戰社會規範,尋求被噤聲的聲音,看重被忽略者的經驗、理性與傳統。   

酷兒神學在於消弭各種界線,並批判來自社會建構對於性向和性/別身分認同的二分規範,以及對「異性戀一一父權」的抗爭。   

酷兒神學同時受惠於各種不同處境中做神學的方法,包括:女性神學、解放神學、黑人神學、亞洲處境中的神學、北美亞裔處境、原住民神學與身障神學等,除與之保持對話,也極力避免將對方過於化約為單一性質,而錯失差異性所帶來的多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