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導讀:三大宗教的「創世觀」
2018年12月9日

作者︱王博賢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生、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博士)

宗教是人類活動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成果。自古至今,自東至西,世界上有種種不同的宗教出現,其中有一部份發展興旺淵遠流長,伴隨著人類的文化演進,在歷史地圖刻下無法抹滅的痕跡,一直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的模式。而在宗教學中,我們稱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印度教與佛教為世界宗教,這五大宗教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更是顯著。

一般來說,所有宗教都試圖幫助我們們理解在這個世界的存在的原因和目的,並試圖解釋後世的事情。而世界從哪裡來,更成為普世宗教最經典的答問。在基督宗教中,創世記的敘事成為基督教的創世觀最好的建構材料,而形成我等基督徒對於認識世界如何被造的指引。本期的新使者雜誌也將「創世觀」這個問題,向台灣學界中對猶太教、伊斯蘭教與印度教學有專精的三位學人邀稿,希望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視野。

首先我們先處理基督教的源頭猶太教的創世觀,此部分的作者為台灣神學院教授曾宗盛博士,曾博士以塔木德以及大創世記作為舉例,呈現出古代拉比對於創造繽紛的圖像,在於創造的各項細節中都有不一樣的看法與詮釋。

再則,我們也邀請到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蔡源林博士介紹伊斯蘭的創世記論,蔡博士以沙漠一神教信仰作為基底,透過與聖經的比較,呈現出古蘭經中創世故事記述與基督教不同的記敘手法與內容的差異,也在文末以宗教學者之姿處理了三大一神教間的衝突現況。

最後,出身台灣的杭州佛學院教授吳承庭博士則協助我們進入印度教的世界。讀者或許好奇,何故探討印度宗教為先,而非佛教或道教呢?首先,印度教為佛教的源頭,佛教亦承繼印度教許多觀念,因此編輯委員會邀請吳博士為我們撰寫一篇印度教的創世觀。而吳博士即以探討「梵」的概念為本,論述了印度教智者們對於世界的觀察,而體悟出循環的世界觀,而在其中「梵」扮演了生滅循環的重要角色。或許本雜誌讀者對於印度教較為不熟悉,但盼大家可以透過本文略窺此一古老宗教的思想。

三篇文章雖各有不同的論述內涵,但卻同樣的提到一個概念,即是在一個宗教中,存在有多元的論述。自古智者們對於創世的思想繽紛不同,在歷史中逐漸匯聚成某些論述,因而形成成文經典。然而,所有的宗教經典皆因處境時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釋,眾人就在這寬闊的世界中尋求那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的答案。引用曾宗盛博士的一句話,獨立思考的人不斷尋求新的理解與洞見,永無止境地勇敢探索真理,經歷新靈光。

宗教是人類活動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成果,期盼讀者能藉由這三篇文章,拓展跨宗教的開闊眼界,更因此再度回頭閱讀反思我們基督宗教的創世記事,在當中繼續得到新的看見,與全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