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在後疫情時代書寫生命故事

2020年9月10日

作者︱洪旋格(《新使者》執行主編)

家裡的孩子說:「天氣熱,一整天戴著口罩上課,口罩濕濕黏黏的貼在臉上很不舒服。」然而,相較於戴口罩,著重裝進負壓病房的醫護人員或全副武裝站在防疫第一線的工作者,他們的辛苦更遠甚於一般民眾!

疫情帶來社會的巨變,在不同視角之下,有著許多值得信仰反省之處。《新使者》選在後疫情時代以「武肺迫降」為主題,希望藉著本期所有作者的文與圖,和讀者一窺人性的有限與WWJD(What Would Jesus Do?)。田知學〈我不恨川普,我為他祈禱!〉帶讀者重返醫院急診室現場,揭露疫情中人性的真實面。許惟棟〈新冠肺炎下的移工處境〉點出台灣的移工防疫處境問題,但移工為了養家活口,面對種種難受和不公平的對待,他們只能選擇忍耐。〈一粒麥子之死〉劉漢鼎為文紀念2003年在SARS疫情下,因政府錯誤的政策而不幸喪生的林重威醫生。

《新使者》也期待和讀者一起思考,基督徒要如何將病毒危機化為宣教轉機,倚靠上帝用信仰實踐防疫新生活。李孝忠〈「POST-COVID-19」的教牧關懷反思和行動〉和吳祈得〈信仰與疫情〉分別就新加坡教會的教牧關懷、台灣人的恐懼與造神心態,提出深刻的信仰反思和實踐信仰的方法。〈瘟疫衝擊下的基督教:幾個值得反思的信仰故事〉鄭仰恩細數過往歷史裡,基督教曾經如何因應嚴重的疫情,讀者可自行思考與解讀。聖經如何看待潔淨的問題?賴弘專〈誰的不潔?如何淨化?〉提出深入淺出的神學觀點,提供讀者另類的視野。非得線上禮拜不可?油鴨〈線上禮拜與線下聚會〉有不同建議。

閱讀盧悅文翻譯的〈Mitri Raheb牧師對COVID-19的信仰反省〉和吳恩妤〈The Lion Inside〉,圖畫創作思岐〈需要祢〉、Ucus Rurjaurjang〈HELP〉、阿菁黑白畫,或是黃柏威的影評〈小丑:是他瘋了,還是這城市早已瘋狂?〉,也有助基督徒檢視自我在面臨危機時,內心的感受與想法。消防員SOSOWU〈消防員看COVID-19〉、應屆畢業生蔡柏宏〈疫情、信仰與自己的路〉、傳道師兼媽媽身分的Ông Bí-su〈對故事冊《和新型冠狀病毒說Bye Bye!》講起〉、大學老師Chio̍h Bo̍k-bîn〈基督徒防疫法〉,他們各自用不同的視角,書寫疫情與信仰。

雖然台灣還未開放出國旅遊,陳百靈〈不一樣的眼光〉分享她在福音船的點滴,能帶讀者「視遊」。仍若意猶未盡,讀者可以循踏莊頌偉〈在山谷茶香中與上帝會遇〉的腳蹤,去鹿谷教會走一趟信仰之旅。或者參照李昕〈我在PSF呼叫我的信仰〉、劉岳群〈安靜知道我是誰〉、張劭瑋〈一個人的泰澤靈修之旅〉,將自己的信仰生活經歷寫下來,投稿給《新使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