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再思政教關係

2016年4月9日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

2016年1月16日台灣大選,民進黨贏得空前勝利,不但黨主席蔡英文順利當選總統,也取得立法院過半席次。這是台灣朝向民主政治深化的新里程碑,即便知道未來充滿險阻考驗,改變成真仍帶來盼望與喜樂。本期主題《再思政教關係》,是我們在憂喜之間的反思。面對台灣大選之後的政治社會新局面,有必要重新來思考基督徒的社會責任,教會應該扮演的角色、應該遵守的分際。

今年度《新使者》不只停留在靜態的文字出版工作,開始嘗試舉辦「新使者論壇」,希望有更多與讀者互動的機會,形成更為有活力的信仰交流圈。第一次論壇便以「台灣新局中,再思政教關係」為主題,2月20日在台北大專心舉行,邀請對台灣政治社會觀察深刻的基督徒學者姚立明教授主談,專精教會歷史及公共神學的鄭仰恩牧師與談,《新使者》總編輯張德麟牧師主持。論壇兩個多小時絕無冷場,演講和問答都十分精彩,還利用網路直播,讓無法到現場的人,也可以在遠距同步參與。論壇的部份內容文字化後刊載於本期雜誌。

姚立明教授的演講觸及好幾個重要議題,基本上他認為在此階段台灣教會已經應該已經脫離了「是否要關心政治」這樣的議題,而是教會要選擇什麼樣的角色去關心政治,在討論政治議題時是否有足夠的論述能力。教會關心社會議題要更深思、謙卑聆聽各方,不要自以為義。鄭仰恩牧師介紹了幾以信仰告白來回應危機處境的例子:德國巴門宣言、南非契機文獻、美國長老教會1967年的信仰告白、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85年的信仰告白、世界長老教會聯盟的阿克拉宣言等等,呼籲我們應該在眾聲喧譁當中,把基督徒的聲音,有良知的、夠專業的、有論述能力的聲音繼續發出來。演講後的問答對話,我們也整理了一部份刊載。

主題文章反映本次大選後基督徒的自我反省和期許。周恬弘建議教會成立智庫,以信仰的立場來討論政策,廖斌洲認為教會扮演民主社會中的「築橋者」而非「築牆者」的角色,余心玫呼籲教會不要忘記關懷土地與人民。高有智和陳逸凡分別分析原住民在大選中的特殊情況、基督徒參政的多元現象。

本期還有台大藥理學研究所鄧哲明教授的人生回顧與感恩,社工林維理在0206美濃大地震後的工作心得,陳育胤有關立陶宛十字架山的遊記等等很有意思的文章。大專世界潘佳吟寫下聲援高鐵員工罷工經過,呈現青年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行動力,及信仰在當中的作用。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