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面對青貧時代

2016年6月9日

作者︱王昭文 (新使者執行總編輯)

青年貧窮現象,是台灣近年越來越沈重的問題。我們在129期(2014年4月)《下一站,22K?》就曾討論過青年就業及如何促進世代的公平正義,兩年來,經濟前景不樂觀,台灣青年的處境也更加險峻。我們再度思考:在青貧時代,青年該怎樣自求多福?教會可以做些什麼?不公義的結構有無可能改變?

我們在4月23日舉辦「新使者論壇2:面對青貧時代」,邀請台少盟葉大華秘書長、台大經濟系王道一教授對談,還有五位青年針對青年貧窮現象的反思,內容都收錄在本期雜誌當中。當天討論欲罷不能,青年們面對困境仍充滿正能量,尋求改變的可能,也期待教會能與受苦者站在一起奮鬥,或給予更多協助。

主題文章則有台北勞動局長陳業鑫、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從不同角度來看問題,提出政策建言。台灣青年前往澳洲打工風氣方興未艾,李耀泰的文章提醒:懷抱壯遊夢想的青年可能變成被剝削的勞工。

本期製作近尾聲,在520總統就職典禮上,聽到了蔡英文總統對青貧現象的關心:

我們的年輕人處於低薪的處境,他們的人生,動彈不得,對於未來,充滿無奈與茫然。
年輕人的未來是政府的責任。如果不友善的結構沒有改變,再多個人菁英的出現,都不足以讓整體年輕人的處境變好。我期許自己,在未來的任期之內,要一步一步,從根本的結構來解決這個國家的問題。


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必定沒有未來。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把一個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上,就是新政府重大的責任。

在台灣政局展開新的一頁之際,總統看到了問題,承諾要從結構上解決,讓人看見一線曙光!的確,如果青貧時代繼續下去,台灣未來難有希望。當然,從宣示到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持續關注、探討,並且不斷禱告,願上主旨意得成,在地如同在天。

我們一口氣刊出兩篇「成長部落格」,是懷抱理想創業的故事。淡江長青畢契王仁哲如何實踐開一家咖啡館的夢想?洪增陽夫婦的「71恩典藥局」如何結合醫療專業與信仰實踐?內容十分精彩。「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介紹1975-1984在台南神學院任教的郭大衛牧師(Rev. Dr. David Georg Gelze),他在《臺灣教會公報》開始「窗口眺望」專欄,陪伴台灣教會走過為民主和人權奮戰的年代。

還有多篇精彩、特別的文章,限於篇幅不一一介紹。願讀者欣賞各位作者用心呈現的紀錄、感受、思考,歡迎與之對話。